December 2012

  • 多厂家垂直直销平台 Multi-Product Line Vertical Direct Buy Platform

    当前问题 当前: 商业空间中 B2B、B2C、C2C、b2C、C2B、P2P诸子空间大局已定,每个市场中各子空间一般只许可1-2个领先者如Amazon(B2C), eBay (C2C), Groupon (C2B), Facebook (P2P), 阿里巴巴(B2B), 淘宝 (b2C),京东(B2C)。 空缺: 唯独M2C子空间 (Manufacturer to Consumer) 只有零散的个体小运营,尚无领先者出现;尤其是缺少一个 mM2C(多M到C)的平台。 传统的商业空间中,M和C之间是绝缘的,不开通,因此需要一个零售商Retailer (R) 作为渠道媒体。这个中间媒体导致极大的浪费和低效率,但却是现实。而简单的直销模式又无法形成规模。极少公司像苹果(Apple)那样其市场能力大到足以直接独立打通M和C之间的商业渠道,无需依赖其他零售商。 在缺乏有效的 M2C “交互机制” 的情况下,M2C 无法形成一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虽然网路销售已在过去30年里引起了一场深刻革命,但是商品营销却仍然是效率最低,盲目性最大,浪费最大,也最令人反感的技术领域之一。 过去几乎所有革新和进步,都发生在“信息”本身上,包括促销信息的产生,传播手段等,而不是在信息的传播空间和传播通道本身的创造和构造上。 在商业空间中没有一个“强力场”将商家、商品和消费者客观、具体地关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方向性、特定性的有效传播和管理的管道式媒体。 商业营销空间中当前的“物理特征”: 极低的透明度、导通率、方向性和可控性,无法产生有高效率和针对性的通道。 导致的结果: 当前的商品营销仍然基本上是一个“高音喇叭”(megaphone) 的广播模式,而不是一个特定对话模式。 总体上,整个商品营销的空间中,缺乏一个亚实体框架和相应的工具可用来建立一个满足如下特征的与消费者对话的管道: 针对于某商品(大到类别,小到某件商品)的特定交互 由消费者情愿主动启动的商业对话 当前M2C子空间空缺的原因 还没有形成一个有集合效应的M2C空间。单个厂家M和C的关联即使存在也是单线的,无法吸引大量C到M的直销网点上。 单独厂家缺乏集体性软件和平台开发能力,也缺乏集体性的市场能力和渠道开通能力。 同时,由于M2C直销在现有环境中即使存在也只是一个补充方式,厂家没有在直销网站独立定价的自由。因为受到和零售商协议的约束,厂家即使愿意也无法在直销网上以优惠价销售 (按照约定,厂家一般不可低价销售与零售商竞争). 在传统的商业空间,厂家要想做真正的直销,就必须靠自己的品牌创立一个单独的M2C商业空间,而不依赖和受制于其他零售商。 几乎没有公司有足够的品牌能力做到如此程度。 引入MC²直销平台 MC²直销商业平台是在M2C空间中的首创,其中: M = Manufacturers (厂商)   C² = Empowered Consumers (被激励的消费者) 多厂家垂直直销平台…

    Know More